三、开发设计稍显薄弱。国内彩钢与国际先进彩钢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开发设计上的落后。由于我国的钢结构发展非常迅速,很多厂家以生产中低档产品进行资金积累,在设计研发上投入的力量非常少,从而造成了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大量企业产销低档产品,利润微薄,利润少则无法投入更多的研发,研发不够往往就抄袭和模仿,跟在人家后面走。由于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开发设计力量薄弱,产品缺乏创新性和格调性,花色品种变化慢,格调单一,产品越来越不为人们所接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钢结构巨头在开发上不惜大投入,产品个性化强,款式新颖,品种丰富,总是引领潮流,中国的钢结构企业如果不再埋下头来研发高技术含量、独具特色的产品,必将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四、经营方略尚不成熟。随着信息化、多媒体、互联网科技等方面的进步,国外许多知名钢结构企业早已在互联网上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而国内许多钢结构企业在市场开发上还停留在等顾客上门看样购货的传统销售方式上,网络的利用率普遍不高,很多企业不仅不知道阿里巴巴,不知道慧聪网,甚至连钢结构行业的B2B门户——钢结构供求网都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去利用网络、利用三维图像等先进手段,进行产品的整体效果展示,很少利用这些现代技术与手段,对高要求、高品位、高消费客户群提供个性化、全方位整体服务的营销。许多企业缺乏国际营销经营经验,营销手段落后,对一些国际贸易的操作方法和规则比较陌生,在体制和运作等方面不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与国外先进彩钢企业相比,市场开发能力差,市场渠道少。从产品推广上看,目前国内80%的企业推广手段都是硬性广告模式,广告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多是停留在对企业名称和卖产品的名称的推广上。许多企业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管理与生产经营,提高质量和技术创新上,而是放在了研究所谓的营销艺术技巧上,靠众多的评先、评奖、认证活动、靠领导行为方式进行产品推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效果平平。而国外知名钢结构企业从市场营销、产品策划、概念炒作和配套服务等方面都有其奇特过人之处,成为我们的榜样。
五、技术工艺比较落后。国外彩钢行业整体工业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高,采用的是较现代化的工艺技术,钢结构生产一般都采用专业化分工,有标准化、商品化的原料基地,有专业的辅助材料供应商。而我国钢结构行业虽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使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多数企业仍是以半机械化设备为主,许多彩钢企业特别是非彩钢集中地区的企业缺乏标准化、专业化的原料、辅助材料供应,致使产品质量波动较大,难以满足高档钢结构生产工艺要求。此外,为钢结构行业服务的成型模具材料生产及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制约了产品质量和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六、企业管理不尽科学。国外先进钢结构企业管理相当严格规范,管理监控机制、管理意识、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科学合理。而国内许多钢结构企业虽然在经营管理上突破了集约化和市场化经营的特点,但与国际上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对接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营观念滞后,经营管理机制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经营决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许多企业管理无标准、不严格、不规范、管理监控机制不科学、不合理,企业理念无连贯性,管理规章不实不细、资金、设备、人才的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相当多的企业资金负债率高,资金占用不合理现象严重,流动资金缺口大,制约了生产经营,造成设备能力发挥不够,固定资产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开工不足,效益较差,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
七、品牌意识普遍较差。国际知名钢结构企业善于走以品牌取胜的道路,通过运营品牌,发展品牌,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强。但中国的钢结构产业至今未有企业打造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钢结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品牌影响力的薄弱,必然在竞争中大打折扣。只会在国际市场上赚取微薄的加工费收入而已。这样虽可解决短期的出口,但对中国彩钢长期的发展是不利的。
八、规模实力相对较弱。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钢结构业之所以强大,主要是有几个“航母式”的企业集团支撑,无论在资金、技术、人才,还是在经营网络上都“财大气粗”,竞争实力雄厚。而我国钢结构业由于受重复建设的影响,彩钢企业诸候林立,结构分散,看起来是千军万马,但多是中小企业,许多企业工艺设备落后,规模普遍偏小,经济实力较差。虽然钢结构产量可能雄居世界前列,但如果把这些产量平均到中国成千上万的钢结构企业头上,这个数字就马上变得微不足道了。这是中国彩钢企业与世界钢结构强国最明显的的差距——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上的差距。
九、人才素质有待提高。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应该拥有来自世界各地多方面的优秀人才。从我国钢结构行业人才素质的现状看,熟悉国际贸易和市场运作有关规则的人才不多,企业从业人员大部分还仅限于国内。许多企业的厂长(经理)对国际国内同行业发展水平一知半解,有的甚至看不懂财务报表。此外,企业不重视人才的现象也相当严重,由于不重视人才、不能正确地识人、选人、育人、用人,一方面造成了企业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不足、精英级人才奇缺,信息渠道不灵、职工素质低。另一方面,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缺乏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人才流失的现象相当严重,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国外知名彩钢企业从人才的引进、选拔、使用、培训、激励等方面都非常重视,从而使企业科技、管理、外贸等方面的人才济济,职工队伍素质较高,从老板到白领,从管理人员到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高级知识人才,全球性员工比例较高。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人才素质上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在人才素质特别是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上,中国钢结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十、发展战略亟需调整。企业要发展,实现做大做强,不能没有长远目标和发展战略。从国内钢结构企业的现状看,许多钢结构企业缺乏对战略管理的认识和把握,企业发展缺乏远见,战略规划往往脱离对行业环境、行业规律的全面了解,流于主观、随意、经验和形式主义,呈现过份的近视性。有些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河里一旦没有石头,只能被河水溺死身亡。有的企业只知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走一步算一步,到头来往往是车到山前,方知此路不通。而那些靠拍脑袋寻求发展的企业,最后连拍脑袋的机会也会失去。而国外知名钢结构企业都把战略管理放到突出位置,从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形成一个动态和连续的战略管理过程,使企业能更主动地对未来作出反应,从而使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
我国钢结构发展历史只有最近二十年,与欧美有差距是难免的,我们只有经过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追赶与超越西方国家!